10月7日,“遙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建設研討會在山東海陽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科學院院士周成虎、龔健雅,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張祖勛、潘德爐、何友、郭仁忠、王橋以及來自全國5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武漢..
經十余年持續攻關,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建成了具有國際特色的地球物理大地測量大型科學計算平臺(中英文版),將于近日對外開放。
近日,河南省地方標準《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數據建庫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由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兑幏丁肥呛幽鲜∽匀毁Y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河南省地理信息院牽頭起草制訂,將于2022年12月14日起開始實施。
9月17日,全球變化領域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在線發表了來自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馬軒龍團隊的綜述文章“Monitoring Nature’s calendar from space: emerging topics in land surface phenology and associated opportunities for science applications”。該綜..
近日,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吳華意及遙感信息工程學院桂志鵬課題組在國際綜合類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發表題為“Clustering by measuring local direction centrality for data with heterogeneous density and weak connectivity (《一種面向密度異..
新一代全空間智能GIS平臺MapGIS 10.6終于要來了!此前,在2022地理信息產業大會上,中地數碼總工程師陳小佩透露將于9月發布MapGIS 10.6新品。日前,從中地數碼相關負責人處獲得最新消息,MapGIS 10.6新品發布會將于9月28日召開,新產品將以線上直播的方式展露真容。
為高效推進地理信息資源開放與共享,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持續加強“天地圖·內蒙古”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與應用,不斷升級基礎支撐模塊,進一步提升平臺公共服務能力。
瀘定6.8級地震發生后,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迅速集結應急測繪隊伍和裝備,制作完成震后首批高清航空影像,為搶險救災提供科學依據——
9月15日,“國家新型基礎測繪建設寧夏試點”順利通過自然資源部專家組驗收。
9月13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遙感科學與技術成為新的一級學科,學科代碼為“1404”,隸屬交叉學科門類,可授予理學、工學學位。
為進一步拓寬標準地圖傳播渠道,幫助社會公眾正確使用地圖,減少“問題地圖”的產生與傳播,近日廣東省公共地圖服務系統在“粵省事”小程序上線。該系統旨在面向社會提供權威、高效、便捷的地圖服務,目前已上線標準地圖571幅,內容包括廣東省標準地圖服務、南粵古驛..
近日,湖北省科技廳發布了新認定的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名單,由武漢大學建立的陸表與大氣定量遙感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該重點實驗室依托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建立。實驗室以陸地生態環境和區域大氣環境為監測目標,以天基、空基、地基為平臺,以定量遙感技術..
9月5日12時52 分,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根據自然資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統一部署,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立即組織相關技術人員,緊急開展災前專題地圖的編制工作。
近日,2022年浙江省地理信息測繪員職業技能競賽在湖州市德清縣順利落下帷幕。由寧波市測繪和遙感技術研究院組建的寧波市代表隊勇奪團體一等獎。其中胡文權榮獲個人第一名、王智明榮獲個人第二名、楊崇和孫爽杰分別榮獲個人第四、第五名。
2022年8月29日是第19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河北省地質測繪院充分發揮河北地礦局測繪地理專家團隊和《廊坊市空間信息科普基地》作用,結合當前疫情防控新形勢,圍繞“規范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的活動主題,開展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系列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