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14日,2022 SuperMap開發者大會(2022 SuperMap Developer Conference,簡稱“SDC 2022”)將在線舉辦。3天時間,16場專題論壇,聚焦GIS前沿技術和熱點應用領域開發,分享50場開發實戰報告,面向不同應用場景,與開發者共享創新實踐。目前,SDC 2022全部..
主題:高清地圖與自動駕駛;嘉賓致辭:李德仁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主持人:劉玉璋 泰伯網創辦人、董事長;報告專家:伍勇 北京華為數字技術有限公司高精地圖業務總監、夏德國 百度主任研發架構師、黃維 立得空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機器事..
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也是守護好中華文明搖籃的必然要求。長江流域水環境水生態監測對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為大力普及長江流域水生態水環境監測技術等有關科學知識。
由中國服務貿易協會、中國測繪學會、中國遙感委員會、中國開發區協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即將于2022年9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平谷區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
數字綠土將攜手行業頂級智囊專家共話激光雷達產業生態,本次活動聚焦無人機應用、軌道交通、智慧電網、智慧農林等熱門行業,旨在讓更多從業者關注激光雷達行業應用和實戰技巧。
中國測繪學會將于2022年9月在陜西西安召開中國測繪學會2022學術大會,時間:9月16日至17日,15日年會報到。
新時代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將成為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和生態空間價值變現重要抓手,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政策、盤活集體建設用地、低效用地、完善統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是核心工作內容之一。設計好土地綜合整治工程、拓展綜合整治任務、實現金融等綜合政策組合拳,..
每年必做的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年度更新監測工作,以國土變更調查成果為基礎,結合年度補充耕地、質量建設,生成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年度更新數據包,更新耕地資源質量分類數據庫,建立耕地資源質量分類監測數,形成耕地資源質量分類年度更新與監測分析報告。當前,我國經..
由于自然資源的多樣性、整體性、地域性等特點,需要通過“央地分工”“政府、市場及社會協同”等治理方式創新去解決所有權的行權難題。
研討會將聚焦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新型基礎測繪和智慧自然資源的發展方向、重要任務及技術路線,解讀國家政策,分析行業趨勢,暢談融合創新,交流實踐經驗。
“宣傳測繪科學技術,促進科技成果應用,碰撞行業創新理念,推動測繪事業發展”!稖y繪講壇》第一期聚焦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新型基礎測繪和實景三維中國建設,采用線上方式,面向全國自然資源系統和測繪地理信息行業開展學術交流與技術培訓。
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是近些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空間信息分析技術,在諸多應用領域中都發揮著技術先導的作用。GIS技術可將數據收集、空間分析和決策過程綜合為一個共同的信息流,明顯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由于種糧收益低等原因,近年來耕地“非糧化”問題日益突出,大量耕地甚至永久基本農田種植經濟作物、苗木林果,甚至挖塘養魚等,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了國家的糧食安全。隨著我國土地整治工作的不斷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基本農田”、“耕地保護”等相..
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將于2022年11月1-4日在北京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次會議主題是“空間信息科學支持減災和智慧城市管理”。
為推進不動產測繪科技發展,促進不動產測繪行業壯大,更好支撐國土調查、確權登記、三區三線劃定等自然資源管理核心業務,中國測繪學會不動產測繪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學術報告會擬定于6月15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
報告專家:郭華東,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查群,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主持人:侯妙樂,北京建筑大學測繪學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人文學院副院長、建筑遺產精細重構與健康監測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文件中明確要求:完成三條控制線劃定和落地,形成一張底圖,實現部門信息共享。到2035年,嚴守三條控制線,引導形成科學適度有序的國土空間布局體系。
在國家發布的有關文件中:要求統一數據標準,統一工作底板,以“三調”作為基礎數據,摸清整個國土空間的現狀。這是行業的改革,而這個改革又是建立在大量的GIS工具應用之上的。使用GIS工具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包含各類數據的采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
隨著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深入推進,各地仍然不可避免產生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農業農村空間布局等需求,通過耕地“進出平衡”確保耕地保有量不減少、耕地質量不下降顯得尤為重要。而耕地“進出平衡”是繼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后,耕地用途管..
地質工作歷來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各時期的戰略先行工作,它關乎國民社會經濟發展,按照中央對事業單位改革的要求,實現地勘行業轉型升級,更好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亟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優化地質人才隊伍,推進地質科技創新驅動。
ArcGIS Pro是全新一代桌面應用程序,它將原有的ArcMap、ArcCatalog、ArcScene和ArcGlobe四款應用程序整合在一個平臺下,在顯示、操作、功能和體驗上都做出了巨大的改變,Pro的出現充分體現了未來GIS平臺的新趨勢。ArcGIS Pro除了良好地繼承了傳統桌面軟件(ArcMap)..
土壤普查是一項重要的國情國力調查,涉及范圍廣、參與部門多、工作任務重、技術要求高。對比“三調”而言,土壤普查更加專業,重點調查的是土壤性狀、類型、立地條件、利用狀況等。政策暖風之下,相關企業只有掌握普查工作的核心技術方法,了解土壤普查項目入圍資格..
5月10日(周二)晚19:00,由航天宏圖和光明網聯合主辦,主題為《云上有為·未來無界:PIE-Engine邀您遙感觀世界 共探新未來》的《智慧地球大講堂》第三期沙龍,為您準時奉上云上服務、人工智能、商業衛星應用等領域最前沿的信息。與行業專家共同展望中國遙感云平臺..
為進一步促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高質量推進,中國測繪學會“測繪大講堂”聯合實景三維中國國家頂層設計參與單位航天宏圖,共同舉辦主題為“建實景三維中國,助數字經濟發展”的在線高端論壇。
主題:大師眼中的高精尖工程測量;主持人:陳翰新 重慶市勘測院院長;報告專家:馬海志 北京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院長、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報告專家:楊伯鋼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主題:實景三維中國建設;主持人:燕 琴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院長;報告專家:武文忠 自然資源部國土測繪司司長;報告專家:張力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如何應用大數據GIS、云原生GIS、人工智能GIS、分布式GIS、跨平臺GIS等多維技術,尤其是滿足二維向三維全面升級的新一代三維GIS技術,滿足多行業信息化升級需求,筑基未來?
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的變化,推動地圖學與地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加速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的廣泛應用。在新的技術條件下,學科交叉融合的特點越來越突出、泛在化的特征越來越顯著,如何讓地圖學和地理信息技術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的建設發展..
1、地理場景認知的基礎理論;2、地理場景的語言表達方法;3、多模態數據的地理場景理解技術。
介紹mesh模型的淵源、發展過程及現狀,并指出當前大規模開展mesh建立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為了使mesh模型更好的滿足用戶測繪級需求,從測繪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剖析實景三維建設中的各個環節,如基準的制定、數據獲取、數據后處理等,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或解決方案,并..